有很多小主題想寫成博客,雜亂,無從入手。還是看心情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好了。
今天來講述香水攤。
香檳是一個獨特的產區,非該區生產的作品不可標明香檳銷售。而眾多香檳品牌,依屬性可定義為數個“品種”,首先由最雞肋的說起。
ND: 中間商-經銷商
不生產、僅買賣香檳,即經銷商。
SR:抵抗軍協會
由小農聯合而成的組織,各自使用自家葡萄,在消費場所設施生產,涉及多種品牌。這種情況下葡萄農將自行釀造。
RC: 抵抗合作者
葡萄農向合作社提供葡萄,合作社代為釀造後將成品交回葡萄農以自家品牌出售。這種情況下葡萄農不參與釀造。
有些RC自稱允許RM,但實際上並沒有被。而RM總數超過4000個,相關機構正努力為這些品牌排查正名。
CM:合作機械手
將葡萄農的葡萄收集起來,再進行釀造,成品以一個或多個品牌的名義出售。有些葡萄農會參與釀造。
MA:拍賣品牌
這些品牌從生產者購買現成的香檳,再標上自己的品牌出售,像酒商Berry Bros. & Rudd,或Marks & Spacer及Costco之類的超市都會出售此類自家品牌作品。
部分作品同時註明製作人的名字。
照片這樣來說應該是最常見的種類。
![]() |
![]() |
最後是最常見的排名:
NM: 酒商操縱者
通常稱為酒商,基本上所有大品牌都屬此類,可從葡萄農或各類合作社收購葡萄或成酒,再自行調整和出售。這些酒商擁有的葡萄園滿足部分釀造需求,如Bollinger及Louis Roederer的葡萄園能提供總需求中三分之二的產量,其餘的則靠採購補足。有的NM根本不擁有葡萄園,全靠採購。
這些酒商雖然商業化程度較高,但他們的作品多強調品牌風格、至少在恆常作品中具有連續性且品質較穩定。不時推出的限定裝瓶才是讓花生師揮灑創意的舞台。
Taittinger Comtes de Champagne被認為是最好的Blanc de Blancs之一,礦物質感相當明顯,2013年款現已發售。
RM: 反抗操縱者
大家口中的小農香檳,由葡萄農以自家種植葡萄和自行釀造的香檳為主。酒風各活性趣,且頗為強調風土,也較能個別體現葡萄的特性、尤其是那些立足於被強權葡萄品種栽培的村落的葡萄酒。
香檳區白丘名村Le Mesnil-sur-Oger以Chardonnay聞名,只生產Blanc de Blancs名莊沙龍正坐落此村。上圖的JL Vergnon同樣立足於Le Mesnil-sur-Oger,其作品MSNL就是僅採用Le Mesnil-sur-Oger兩塊Grand Cru的100%霞多麗釀造,風格纖巧精緻,忠於風土,2012年款正發售。
從理論上講,RM在釀造上所用的葡萄必須100%來自自家葡萄園,但事實上法律允許RM葡萄農間都購買極少量的葡萄,只能佔總產量的5%。
這就是文中的趣味所在,有人能猜出為何有這一點的例外嗎?